歡迎來到環(huán)球教育官方網(wǎng)站,來環(huán)球,去全球!
來源:騰訊教育
小編:環(huán)球教育整理 485我們練習的時候為什么不提高(can not improve),就是因為我們每次反復三五遍之后就直接打開原文看了。一看原文恍然大悟,哦,原來是這樣一句話啊。這時,當你把原文放在一邊再去聽一遍聽力材料時,你發(fā)現(xiàn)你都懂了。而這根本不是用耳朵聽出來的,不是你的聽力水平提高了,而是你用眼睛看完了記住了。就像我聽廣東歌,我先看一下歌詞,再去聽,我會覺得我廣東話的聽力水平還不錯嘛,都能聽懂。但如果不讓我看歌詞,直接去聽,我肯定聽得稀里糊涂。這些年來,很多同學也就是活在這種幻覺(illusion)中。聽了幾遍,看了原文再去聽,就以為自己聽力水平提高了。所以說,要改變(to change)這種情況,我們一定要在聽的過程中記錄聲音符號(symbol)。這么做的目的(aim)是為了建立你耳朵聽到的聲音和實際內容之間的關聯(lián)(connection)。把你聽到的聲音用你熟悉的符號記下來,哪怕只能記錄下一種語氣語調(tone)的起伏或者個別的聲音(voice)。有時候成功失敗只在一線間,就差那一點點。
在聽寫的過程中,記錄聲音符號這一步(this step)就是那一點點。如果不記錄,你永遠不知道這個單詞這個短語(expression)作用在你的耳朵里是什么聲音。同樣的詞作用在不同的(different)人耳朵里,聲音符號(symbol)是不同的。如果你認真記錄一次,下次再聽到一樣或類似的聲音(voice)時,你的反應速度(speed)和理解能力(ability)一定會加快。為什么大家聽到Good morning的時候,完全不需要反應(reflection)就得懂,而且會立刻(immediately)反應出來意思是早上好(good morning)。就是因為我們對這兩個詞的聲音符號已經(jīng)非常熟悉(familiar)。而很多其它的單詞(word)或短語(phrase),我們認都不認識,更不用說在我們腦海中有什么似成相識的聲音符號了。我們也從來沒有試圖(try to)去體會過,這些詞和短語在我們自己的耳中,聽到的感覺是什么。
C. 聽了三五遍,發(fā)現(xiàn)整個句子還是不知所云。這種情況的就是多種因素(factor)作用的結果了??赡芾锩嬗猩~,有音變,還有可能是句型結構不熟悉不理解。這種情況下,大家就應該同時做A.B里面提到(refer)的工作。并把這句話作為接下來琢磨和總結的重點(key point)來對待。 琢磨反復完三五遍,打開聽力原文(script),對照原文和自己的聽寫筆記琢磨。琢磨什么呢?剛才這兒我沒聽出來,是因為我不認識這個單詞,還是因為覺得發(fā)生了音變現(xiàn)象(phenomenon),還是因為我對這個詞或短語的聲音不熟悉(unfamiliar),反應的慢。如果你能這樣堅持二十天到一個月的訓練(training),聽力不可能有問題。所有的材料只要是詞匯量積累了,聽多少材料都不存在問題。這是我們說的在第三步反復琢磨要做的兩個工作。
第四步(the forth step):總結全文(to conclude all the paragraph)
總結全文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總結的時候做兩個工作。一是對照著自己寫的聲音材料(material)再去聽一遍原文。再看著聽力原文在心里默默地(silently)把這篇文章讀一遍,同時回想(recall)剛才在這里為什么沒聽出來。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,更重要的是采取策略(strategy)來解決問題。如果因為是單詞不認識,我就多記兩遍。如果是因為發(fā)音問題(pronunciation issue),我就多跟讀兩遍。如果是因為句型句式不熟悉,我就把這個句子單獨提出來分析(to analyze)一下,然后用這個句型再造兩個句子。其實一篇一分鐘左右的文章(essay),如果我們每天堅持用這四大步驟(step)練一遍的話,一個月下來,聽力水平一定會突飛猛進。
江湖上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——-得聽力者得托福(TOEFL)。細細品味不無道理,因為大家都知道托??荚嚪譃?個部分(part),其中有三個部分有聽力測試(listening test),一旦聽力出了問題,后果不堪設想。那接下來,我就如何提高托福聽力跟大家做下分享(to share)。
在我看來(in my eyes),聽力中同學們遇到的最主要的(the most important)問題就是聽不懂的問題,而聽不懂是個很大很空的概念(concept),經(jīng)過多年聽力教學(teaching),我發(fā)現(xiàn)同學們聽不懂的問題(question),總共有三個方面構成,分別是:詞匯(vocabulary),語法(grammar),聽力盲點三個方面的問題,今天我主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第一個方面的問題。
同學們的詞匯關沒有過,我始終都在強調(emphasize),托福聽力其實就相當于閱讀的加強(strengthening)版,閱讀我們可以反復,而聽力只有一次的機會,一旦存在理解盲點,就會導致全文理解出現(xiàn)問題(problem)。那么在聽力理解過程中,同學們也會經(jīng)常有這樣的體會,那就是有些詞放在閱讀當真不會構成威脅(threat),但是放在聽力當中威脅性確實非常的大,主要就是閱讀的反復性,如果我們出現(xiàn)詞匯問題,我們可以通過上下文語義來推導,詞根詞綴來推敲,甚至用語感來判斷(to judge),但是,在聽力當中不存在這些技巧(skill),一遍就過,沒有時間反應(to reflect),推敲。因此,就對同學們的詞匯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,要做到瞬時反應(immediate reflection),在瞬間里反應出詞匯的意思,而這點對于同學們來說,挑戰(zhàn)(challenge)還是很大的,因為我們從小就養(yǎng)成了背誦詞匯的固定模式(fixed mode),那就是注重對拼寫(spelling)和意思(meaning)的把握,而發(fā)音經(jīng)常是想當然,而頻繁的想當然就會導致理所當然。這就導致了很多同學在聽力中會出現(xiàn)很多失誤(mistake),詞匯的誤解(misunderstanding)——發(fā)音和詞匯對不上號。
在此,同學們可以好好利用(to make use of )好21天詞匯這本教材,里面的詞匯(vocabulary),我個人認為是市面上詞匯書籍中詞頻比較高的(high),而且,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配備了音頻(video),里面先用英文念,然后再用中文解釋(explanation),英文中文之間的間隔大概是1到2秒,在這期間,就需要同學們反應出詞匯的意思,有種跟音頻競爭賽跑(race)的感覺,長此以往,同學們對于高頻詞匯(high frequent vocabulary)的反應速度就會大幅度提升。在以后聽托福文章的時候,就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(attention)都放在詞意上,而是更多的放在了句意上,為更高的境界意群的理解做好堅實的鋪墊。
精彩推薦: